只有少数人能理解,量子纠缠超距作用的两种原理猜想|老吴alien



爱因斯坦口中的远距离幽灵效应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

43 comments
  1. 郭光灿舉的兩個例子比較好,第一個,有一雙手套,一只寄到北京,一只寄去華盛頓,北京的打開一看是右手,立刻知道華盛頓的是左手。第二個,你在北京,你女兒在紐約生了,生了的時候,你立刻成了外婆,不用打電話問,沒有什麼光速不光速的限制

  2. 量子可能是高維度的產物 也可存在於每個維度之中 人類身體功能還沒有發展到能看透高維度物質連結的能力

  3. 老吴用高维时空和全息宇宙解释纠缠粒子背后的诡异,我试试用相波解释一下,现在把一个波长为351纳米的光子通过BBO晶体分解成一对波长为702纳米的纠缠光子,且偏振相互垂直,这两个光子分的再远也会瞬间影响对方,
    德布罗意物质波可以这么理解,光子有一个内在频率,光子以速度v前进时,必定伴随着速度为c²/v的波,这个波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上许多,其速度存在于粒子内部,其实这波也是波恩的概率波,但是这种波不能携带实际的能量和信息,称为“相波”,推导过程是:概率波速度=波长λ×频率f,而p=mv=h / λ,得出λ=h/mv ,那么概率波速度=λf= (h/mv)f, 再因为mc² = E = hf,所以概率波速度=(h/mv)f=hf/mv=mc²/mv=c²/v。这相波的速度是光速的平方/粒子运动速度,快到几乎不需要时间。也就是粒子从A处互动B处,几乎无需时间传导。

  4. 其實物質都具有粒子與波兩種性質。愛因斯坦只看見物質的粒子性。雖然粒子無法超越光速,但是物質波卻不受光速的限制。量子糾纏能超越光速,就是靠物質波的作用。簡單來說,一顆光粒子打出去的瞬間,它的波已經決定了它會打中哪裡,粒子只是在實現這個結果。就好比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命運已經決定了他會有什麼下場,他的人生只是在實現這個命運而已。但這只是比喻,請不要當真。

  5. 我猜量子糾纏是一個互相影響的系統,我們觀測的是他們變化,猜測的是他本身的訊息傳遞介質為何,為何不直接說當另一邊的訊息膨脹後會導致另一邊的訊息受到壓縮,而導致發生超光速反應,而「一邊膨脹另一邊壓縮」被我們當成一個現象
    另一個猜想,因為能量為不連續性,當其正在互相交換訊息時,假設我們調整了另一邊,導致另一邊訊息無法傳遞,而導致另一邊訊息的耗竭、減少,譬如兩個無線電通訊器正交換訊息,訊息需要傳遞必然需要能量,而他們正彼此互換能量達成循環,當我們把另一邊調成只接收不返回時(不朔及未來),中間隔著的距離中含有的能量會變成只接收那一方的,而且發生的過程還壓縮在你發現改變之前(意指在調整這一動作完成前反應就已發生),那兩者訊息含量必不相等且時間為僅僅ㄧ瞬間

  6. 量子力学的种种现象打破了因果律,而因果律是人们坚信的支配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支撑因果律的是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可超越的结果,即时间不能倒流。那么两者都有理,只能拓展宇宙到高纬度上去,在高纬度上,物理上空间分离的纠缠态的量子,在更高维度上是没有分开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在3维使用看是超光速的,那么3维时空测不准的到了4维很可能就是确定的

  7. 在乙太間、所謂的(無)、我們的世界是微小的、雖然相隔幾千萬億公里、但在無的空間或=10或1公分的矩離。量孑間相互作在以知自然中应可視為陰陽二極之間平衡相互作用功能、如南北極的改變。對吧。

  8. 我怎麼覺得是少了什麼..現在的三維度是時間與空間相互限制且發現其確定性..如果在量子上沒有時間.又或者時間對量子來說可忽略,又或者量子本身在光速下運動量子本身等於時間,也有可能他本身只是波的媒介,故無法判定量子的位置.在人類觀察到他的時候給予了他時間約束.而被確定下來-當它只有空間不受時間約束時,配對後的量子想互相傳達訊息的速度也就沒有了限制?.不是超出了光速.而是對量子來說.沒有速度.沒有時間的問題即沒有速度的問題.

  9. 量子糾纏所謂"超距"作用…實際上是以人的角度在作衡量.也就是以三維的思考模式作距離的認知.你以為的超距.事實上從來就不是真.根本不存在距離.

  10. 可能在量子世界里 两颗粒子就已经天生就是连着一条隐形的2d线? 而这条线只存在我们这个宇宙泡泡的2d 表面 只是我们看不到 而信息传递是以一条线 或虚线 24 小时都online 形式即时传递 而不是一小段或一点来传递 物理性质速度不受光速影响 因为性质不一样了 所以才能做到即时影响另一颗粒子的效果 不知道AB 两颗粒子同时被观察和改变 会不会撞车 如果把这条隐形的2d线 剪掉 两颗粒子是不是同时消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