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 ! 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奧斯卡 #寄生上流 #寄生蟲



《寄生蟲》深度解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_gVW9P08SU&t .

36 comments
  1. 看了這部電影實在是佩服。我本人從來都不看韓劇韓國電影,非常討厭韓風,第一次看韓國電影比我想像的好,華語電影加油啊。

  2. 中國電影介不是沒人才 也不是沒好演員
    就是政治限制太多而已
    所以只能拍一些 sb一樣的片子 那這樣的片子 騙sb

  3. 中國影視感覺近年來越來越爛,放眼望去全是狗血電影和電視劇。個人覺得比不過韓國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第一,言論不自由——言論不自由,導致創作受到阻礙,影視雖然高於生活確實脫胎於生活的,但在中國,可能只有脫離生活的題材才能得到批准。第二,生活水平普遍較差—— 一個成功的影視人應該更多的是藝術家,有富裕的條件才容易培養藝術家。而在有錢去培養藝術的家庭少之又少,多少藝術院校出身的人,在現實面前屈服。第三,大環境的浮躁和對藝術和哲學的意識培養不足——當生活充滿了狗血,現實題材被否決,以及對藝術的缺乏長期維持,民眾對於影視的欣賞水平下降,對影視的藝術要求也明顯下降。漫天飛的抄襲影視劇,儘管劇情雷同又狗血,表達的價值觀扭曲,也能吸引大批觀眾。很多人對影視持有的觀點是「不動腦子,圖個樂就好」,導致電影市場劣幣驅逐良幣。資金當然也更喜歡能夠量產的狗血劇(低成本量產,高收入,能賺快錢,誰不喜歡)。最後發表一下感慨吧,我記得小時候跟父母一起看康熙、乾隆、紀曉嵐(當中一些台詞放如今都是禁句)、大宅門這種嚴肅的歷史古裝劇,要娛樂有各類金庸武俠劇,要喜劇有周星馳的喜劇。再看看現在,嚴肅的歷史劇幾乎找不到。喜劇有是有,完全脫離生活(估計是不敢諷刺很多東西,劇情基本就是網路梗),娛樂全是量產狗血瓊瑤劇……哎……

  4. 哪部電影好,哪部不好都是見仁見智,奧斯卡也不是業界唯一標準,技術也好,創作也好,表演也好,入圍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好作品,影迷們心中選出自己的最愛,給於肯定和支持就可以了。沒有入圍的好作品也比比皆是,很多值得人們關注的。不要在乎什麼天下第一,因為沒有天下第一。

  5. 為什麼《寄生蟲》在東亞讚譽不是很高,我認為跟它體現出來的貧窮和階級差異對於東亞的人來說太習以為常有關,對於東亞會感覺電影講的比較淺;但是對於歐美髮達國家,他們卻更容易驚訝於居然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便顯得深刻了。

  6. 昨晚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好吃懶做的一家人(折披薩盒都做不好)窮可以但是他們連最最基本的真正工作都做不好,反而絞盡腦汁去坑蒙拐騙去投機取巧。但凡他們把這些心思用在有用的地方不至於活的那麼慘(孩子不像孩子,爹媽沒有爹媽的樣兒)居然靠騙苟活於世沒羞沒躁的生活著? ​​​不知道今年的評委怎麼了?或許也是寄生吧~

  7. 中國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人才的土壤!細思極恐!韓國人敢於嘗試自黑模式並非一朝一夕,用了20年才敢於突破直面民族劣根性,中國人100年前還有人嘗試,現在啥都沒有了,一地雞毛了!直面自身缺點沒什麼可怕的,因為那將是糾正錯誤的第一步,本屆好萊塢奧斯卡個人與團體都做到了,莫大中國能不能先來幾個壓壓驚?世間兩個宇宙,大宇宙向外探索火星忍者變形金剛,小宇宙向內直面猥瑣自私陰謀詭計,祝中國電影人早日擺脫枷鎖,吃跑穿暖!

  8. 東鴨病夫,但又能怎麼樣呢?中國GDP至少也要2030大約十年才能超越美國,而因為新冠炎第一季GDP零成長,全年GDP4.5%跟印度現在差不多。自主品牌小國忠國,大韓的文化騎乘國,大韓有現代、起亞,三星集團是華為的2.5倍,重點是韓國才五千四百多萬的人口。

  9. 劇情不合理,既然是上流,一個人進了去己經能把家裡照顧得不錯了吧?全家人都進了去,基本生活都改善不了?連家都搬不了,衣服都買不起,還留下臭味??韓國沒有最低工資嗎?家裡成員都有工作,為什麼都不去改善生活?難道所謂上流連工資都付不了?最白痴就是家裡有機關連屋主都不知道,編劇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真的不敢恭維,奧斯卡真是墮落了,唉!

  10. 能拿奧斯卡是種極大的榮譽,也是受到專業人士肯定的,可並不是這樣,這就是符合每個人心目中的最佳奧斯卡。
    電影是好電影,可那8000個電影人也不能代表所有人吧,爭論這個其實沒什麼意思,客觀點就對了。
    我個人認為電影是好電影,可我依然覺得最佳電影可以有其他選擇,但這也不能說我否認了這電影吧。
    其實我覺得這屆奧斯卡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小丑拿男主角,真的很棒,也符合我的預測。

  11. 寄生蟲更像是魔幻現實主義,說是現實題材,可又有許多魔幻的感覺,因為片中許多細節是不太合理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