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骰子: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有多詭異?量子的波函數如何理解?



大家有什麼想看的內容,可以在下方留言!
————————————————————————————————————
火熱視頻推薦:

如何造一台時間機器?https://youtu.be/oamAUGgbpnM

中美為何會爆發貿易戰?https://youtu.be/nwLqo83iqks

外星人存在嗎?人類為什麼看不到外星文明?https://youtu.be/Mwa0_nE9H7A

什麼能源可以取之不盡?中國的人造太陽EAST裝置啥原理?https://youtu.be/q-9wxg9tQRk

宇宙中最大的數是啥?居然能讓人腦變黑洞?https://youtu.be/eSYN2UN3SXM
————————————————————————————————————

祝,觀看愉快…… .

47 comments
  1. 我覺得這些雙縫干涉的推理結果可以全部扔掉了。 越解析越玄乎越亂。 現代量子物理應該更加理智一點而不是懸乎的道路上一頭扎進去反而接近巫術和扯雞巴蛋。 電子溶解於空間又從空間稀釋出來。因而是不是應該推論為空間是飽和的能量體,而電子和原子則是稀釋出來的能量。 和鹽被水溶解類似。 一部分溶解,一部分稀釋。而整體的溶解和稀釋的量不變的原理來解釋? 發射電子,被發出去的目標領域的電子的飽和度高,因而出現雙縫效用,並且不規則? 而觀察時出現的詭異的雙縫效應消失,在於觀察儀器影響的周邊空間的能量飽和而引起的呢? 我的這些推論基於超炫理論。 我更傾向於空間是個能量的集合體。而非無。 請各位去newton雜誌收一收』真空『那一期。

  2. 2:30 以前讀到波粒二象性以及波動才會出現的干涉條紋現象,就曾懷疑與李老師所描述的相同結論,但我可能是感應來的也說不定 ? 李老師一針見血式的描述,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激生一陣感動 ! 3:03 重要摘要備忘: 「波函數,也就是波的演化方程,也就是描述波是如何隨著時間進行演化的,此方程稱之為薛定諤方程」,老師用獎品的盒子來比喻薛定諤方程,但卻不知道盒裡的獎品確實是什麼?亦即方程確實描述的對象是不清楚的(!?),那麼請問當初那「盒子」是如何得到的呢? 5:43 摘要備忘: 「哥本哈根,玻爾的互補原理說: 電子既是粒子又是波;探測電子時,若用粒子的性質去探測則所謂的電子會出現粒子性,如使撞到一屏幕上;但若用波的方式去探測,如使發生干涉,就會表現出波的特性,亦即電子到底是什麼?是取決於如何探測的」, 個人覺得一種東西應該不能同時是不同種,顯得不相容而矛盾關係的東西,而實驗結果,我想出兩種可能情形,一是不同的實驗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塑造作用,若實際上電子是被塑造中,那麼就表示它原來的真面目很可能仍是未知的(但理論上說,可有旁敲側擊之法來反推出原來的真面目呢!?)!?另一個是要為薛定諤自圓其說,亦即電子很可能仍是一團波,但這種波的狀態、形狀等具有很多種,而電子也許是一種"波前"很突(曲率很小?我是外行! 以前只學了一點?)的一團波,當打在屏幕上仍只出現一點,但做雙狹縫干涉實驗時,它老姊(質子才是老兄?)仍可現出干涉條紋,但話說回來,若無法分辨是哪種情形,亦即看不出它的真實面目,那麼這是不是也算是一種測不準現象呢? 6:35 摘要備忘:「波恩的概率詮釋:波函數描述的不是電荷密度而是概率;電子存在於某一處的概率正比於波函數模的平方("模"是剖面類似半徑的長度;模越大即表示存在的概率越大,若是要求類似橄欖球體中某範圍的存在概率,那麼只要算出該範圍的體積即可)」,後面說到,只有去探測電子,才能知道它在哪裡,否則就不知道,那麼我感覺這好像回歸那個問題,就是波函數究竟是如何得出的!?而且只知道概率會有什麼用處與意義?因為不是說概率大就一定會實現,但實驗次數多了,其結果是否也會呼應相同,或相似的概率!?若也不是,那那個概率不就毫無用處,或只在強調波函數的無用論(但說它是對的卻無用,那是何種意思!?)!? 8:53 波恩用概率來解釋一束(一群,多個)電子的結果,還是能說得通,而9:49波恩說一個電子只會通過一個縫,若每次發射一個電子必會射到屏幕上留下一點痕跡,那麼是否表示電子會自己找縫鑽呢?所以實驗結果究竟是哪種(每次必中鏢,還是未必?)就很重要,需要加以考慮了 ! 另外,前述自己曾假設的,電子可能是一種很突的波,根據一個電子的雙狹縫實驗結果可能就不成立了 ! 10:56 提到:"一旦進行觀察,干涉條紋就會消失",這應該是指一個電子的實驗結果,而且意味著若不觀察,那麼一個電子也會出現干涉條紋 ! 但9:23 卻曾說:"一個電子打到屏幕上,會形成一個點",這不是前後說法不一,相互矛盾嗎[另外,11:31 "你要(是)不看我,我就形成干涉條紋",應該指的是一個電子!?亦為佐證]? 12:27 請問40℅與60℅是如何決定的?另外,「坍塌」為何意(即為何如此形容?)? 最後,有哪位先進達人能解釋一下,愛因斯坦說量子力學尚缺一個「隱變量」的內在決定機制,致使量子力學尚不完備(但此隱變量有機會發現嗎?),那麼,稍前所說的「坍塌」內容具有什麼意義呢? 補充:14:20 「愛因斯坦設計了一大堆實驗去反駁他(海森堡)」,據以前看過的某影片介紹,愛因斯坦都失敗了! 14:40 「一個客觀的物理世界怎麼能被一個觀測者所決定呢?」,我是信仰測不準原理的, 所以我認為觀測者不是決定原來的客觀世界(而且這似乎有語病,即客觀不能用決定兩字!?),而是得到另一個觀測後的狀態(已非原態),尤有甚者,若人的眼睛視物機制,有參與作用,決定結果,而且…(好像需具有什麼條件?尚未抓到?),那麼,當人類的視力消失時,這宇宙就不知是什麼鬼狀態了(希望此看法不誇張! )!? 若這性質為真,那麼,我們看到的世界就具有一種主觀性 ! 而這裡所謂的主觀,並不等同平常所用的主觀偏見 !

  3. 八卦已經解釋了量子力學,前面兩個爻就是兩條波,說的是四位空間是N種可能的疊加態,四維空間沒有既定事實,而且四維空間是所有可能同時疊加存在,在那裡叫做可能,在三維意識裡面的錯覺叫做時間,因為是所有疊加態同時存在,也就沒有什麼平行宇宙與時間的概念,這是一個線性邏輯,在八卦的外層那個爻就是人的意識,與內側兩個爻干涉形成1/N的結果,在三維世界叫做既定事實,所以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沒有既定事實,都是意識那個正弦波參與干涉,截取的四維世界的投影,所以你可以說四維世界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而量子實驗的結果與實驗者的意識相關,那麼所謂概率就是既定事實,而真實的世界是沒有既定事實的,是所有可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我們的三維世界是由所有人的集體意識支撐的,就像區塊鏈一樣,只有所有的三維世界意識體都消失了,這個虛像就消失了,觀測者看到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他的意識頻率,這叫做疊加態的同頻共振,就像收音機一樣,四維空間如果是能量波的海洋,那麼意識體就是收音機,不同的收音機收到不同的像,這就是四維的投影,所以當實驗中沒有人觀測的時候就是干涉條紋,那才是四維空間的實相,人去觀測的時候就相當於給四維投射加了一個過濾嘴,不同的過濾嘴只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既定事實,既定事實是存在於集體意識的區塊鏈上的

  4. 我有一個辦法:雙縫干涉實驗結束了,科學家大吼一聲:我才不看(結果)呢,然後偷偷瞄一眼,不就解決了?

  5. 觀測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測量行為,只要存在測量行為就一定存在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波函數坍塌其實是因為粒子和其他物質產生了相互作用導致的

  6. 當年量子力學老師講課方式很粗暴,就是擺公式,但是問題都沒說清楚,後來找相關的參考書,越看越邪乎……我是贊同愛因斯坦觀點——量子力學現在還不完備;雖然根據量子力學的基礎發展起來了半導體,但是未來科學如果再想更進一步,理論還是要往更深方向去走

  7. 所以,量子力學 和 上帝不 擲骰子, 也間接證明了, 這個世界是虛擬的, 觀察者 即 創造者。 意識 創造 時間 空間 和一切的物質。

  8. 自從看了李老師視頻,感覺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前不久去了瑪雅遺址的雨蛇神神廟金字塔,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李老師哪天有空給分析分析。

  9. 習主席十里山路不換肩,是因為習主席的左肩和右肩,是一個疊加態。 當你想確定習主席肩上的麥子到底是不是200斤,習主席就會表現出左肩換右肩,右肩換左肩的波動性,而當你想觀測習主席到底用的是哪個肩,波函數就會坍塌,導致在這個宇宙里你只能觀測到習主席用左肩,而另一個平行宇宙習主席是用右肩,因此習主席200斤麥子不換肩沒毛病

  10. 動物無法進行觀測,只有人類可以。觀測不是說眼睛看了就行,是你得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知道觀測結果所代表的意義。說白了,就算狗看見電子變成一朵花,沒有任何意義,它不會有任何反應,也不會對世界有任何改變,所以觀測只存在於人類

  11. 14:16 愛因斯坦們的疑問其實很好解釋,那就是只有有思維的動物(人)觀測才有效,無思維的動物觀測是無效的。總結:波粒二象性和有思維的動物觀測唱反調!!!

  12. 你觀察,它就是粒子。你不觀察,它就是波。也就是說,量子是什麼狀態,與你觀察與否息息相關。但愛因斯坦不認。他認為物質世界客觀存在,絕不會因為你的觀察而改變。就是說,不管你觀察還是不觀察,量子世界都是客觀存在的。薛定諤的貓,聽起來很荒謬。

  13. 老師,我想問」觀測「具體是怎麼進行的?
    為什麼說觀測就一定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會不會在微觀世界裡,觀測也會以某種方式影響實驗,只是人們還沒意識到。

  14. 這才只是我們上的課的第一章introduction,後面還多著呢。一堆公式。薛定諤方程我到後面自己證明的用spherical coordinate計算分子的Spherical Harmonic Oscillator.在美國大學上課不會用中文表達

Comments are closed.